重庆MBA培训机构,重庆MBA辅导班,重庆大学MBA报名培训 - 重庆品睿教育
首页 > 院校库 > MPA > 详情

重庆工商大学2023年MPA招生简章

重庆工商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以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为目标,以重庆本土公共问题解决为重点,充分发挥我校经管类特色与社会学学科群优势,坚定特色化、错位发展的学科建设思路,助力重庆公共管理现代化、科学化、专业化发展。主要为政府部门和非政府等公共机构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学科点设在公共管理学院。

一、报考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4、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或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二、入学考试

考试科目共两门:①204英语二(100分);②1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包括数学75分、逻辑60分和写作65分,共200分)。考试方式均为笔试,每科考试时间均为3小时。

三、招生计划

2023年我院计划招收全日制MPA研究生80名。具体招生指标以学校研招办实际下达计划为准。我校MPA只招收定向就业的学生。选择报考我校MPA的考生在网上报名填写网报信息时,报考类别应选择“定向”,准确填写定向就业单位所在地及定向就业单位名称;并在复试环节提交定向培养三方协议。

四、培养方向

1.公共经济与公共政策;2.人口发展与健康政策;3.城乡规划与自然资源管理;4.网络舆情管理。

五、师资简介

学科点由李孜教授领衔,汇聚了重庆英才·名家名师、重庆市“巴渝新秀”理论类青年文化人才、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巴渝学者·青年学者等诸多优秀教师。拥有李孜教授、谢金林教授、余建华教授、杨维东教授、吴华安教授、王兆林教授、纪杰教授和刘富胜教授等30位学业导师,以及来自于重庆市卫健委、重庆市社科联、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调查监测院等党政机构、非政府组织和企事业单位具有丰富管理经验的事业导师22人。

六、学制与学费及学位授予

基本学制为3年,实行2-5年的弹性学习年限。每年学费13000元。学生修满培养方案规定学分且成绩合格,完成学位论文等规定培养环节者,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经公共管理学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最终报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通过后,获得相应证书。

七、授课方式

采用周末+平时集中授课相结合的授课模式。


注:本招生简章中,如有与教育部及重庆工商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公布的2023年招收硕士研究生政策不一致之处,以教育部和重庆工商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公布的政策为准。

 

重庆工商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授权点简介

 

一、发展概况

重庆工商大学自2004年起,相继开设劳动与社会保障、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公共事业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和城市管理等本科专业。2018年,在上述专业建设基础上,成功申报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授权点。2019年开始招生,旨在为政府和非政府等公共机构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和应用型专门人才。

  学科发展迅速。自2019年开始招生,MPA招生规模由2019年的14人递增至2020年的43人、2021年的58人和2022年的74人,MPA学业导师和事业导师人数分别由2019年的9人和9人递增至2020年的25人和15人、2021年的30人和22人,MPA学科呈现跨越式发展态势。

  师资队伍强大。30位学业导师中,拥有博士学位的28位,博士占比93.3%;拥有高级职称的27位,高级职称占比90%。拥有重庆市首届英才·名家名师、重庆市“巴渝新秀”理论类青年文化人才、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重庆市“巴渝学者”青年学者、重庆市中青年骨干教师等。

  培养特色鲜明。目前开设有公共经济与公共政策、人口发展与健康政策、城乡规划与自然资源管理、网络舆情管理等四个培养方向。实行学业导师和事业导师双导师制。学业导师由校内教师构成,事业导师由来自重庆市卫健委等党政机构、重庆市社科联等非政府组织、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调查监测院等企事业单位具有丰富管理经验的高层次管理人员构成。

 

二、学科负责人

李孜, 博士,三级教授,重庆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人口发展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重庆市“巴渝新秀”理论类青年文化人才。系国务院医改办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效果评价省级专家、重庆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全局性重大改革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教育部、重庆市科学技术奖励综合评审会等项目评审专家、重庆市首批社会学专家、重庆市人口学专家,担任中国社会学会、人口学会理事、重庆市社会学会常务理事、重庆市行政管理学会副会长、重庆市卫生经济学会常务理事等职务。

长期从事人口迁移流动与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口健康与卫生政策等领域的教学科研,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各1项,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2项,主持重庆市科委、社科、教委以及国家卫健委等省部级项目20余项,主持各级政府部门重大委托项目40余项,主持世界银行、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合作项目4项,在《人口研究》等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教材3本和著作5本。

 

三、培养方向

公共经济与公共政策。以提升公共财政绩效和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面向财税、金融、发改委等部门培养公共经济与公共政策专业人才。

人口发展与健康政策。以人口迁移中的社会治理和老龄社会下的人群健康服务为重点,面向卫健委、医保、人社、民政等部门培养人口与健康管理专业人才。

城乡规划与自然资源管理。以山区国土空间治理信息化和山区城乡融合发展用地保障为重点,面向城规、市政、城管等部门培养城乡规划与自然资源管理专业人才。

网络舆情管理。以网络舆情风险评估与危机干预为重点,面向各级党政部门、宣传、网信、公安、传媒、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等培养网络舆情管理专业人才。

 

四、培养方式

全程双导师制培养。依据学生自愿选择,每名学生配备1名专业教师与1名行业教师作为硕士研究生导师,全程负责指导学生课程学习、社会实践与学位论文研究。

双师型团队授课。课程教学由专业教师与行业教师构成“双师型”团队,共同承担研究生培养工作。担任专业核心课的教师应为专职教师,并具有相关学科博士学位或副教授以上职称。每门核心课程配备至少2名教师,同一名教师原则上不作为不同核心课程的核心成员。专业方向课程,每门课程必须有1位行业导师参与授课。

多元、互动的教学方式。综合运用讲授、研究、案例分析、 体验、模拟等多种教学方法,把多种形式有机结合起来,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近五年代表性科研成果

image.png

image.png